無良APP泛濫成災難防范
“偷點流量都是小兒科了,現在很多無良APP已經到了吸費、詐騙、耍流氓的程度了!”說起不法APP,多次被騙上當的北京消費者馬先生難遏怒火,“利用自己掌握的一點點小技術出來騙錢,良心放在哪兒呢?”近年來,隨著IOS與安卓等手機操作系統(tǒng)的廣泛應用,利用APP軟件惡意竊取消費者個人隱私、流量及網銀密碼等現象層出不窮。
3500多款無良APP被下架
近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去年下架的無良APP數量,總數高達3545款。其中超過一半具有“惡意吸費”行為,達到2714款;具有惡意廣告行為的APP有1851款??傮w而言,2015年被下架的APP數量相較2014年略有波動,呈減少趨勢。
從被下架APP的惡意行為來看:2015年被下架的APP中,存在“惡意扣費”情形的最多,占比為59.0%。另外,34.6%的APP存在“流氓行為”情況,17.7%的APP存在“隱私竊取”情況,48.6%的APP存在“資費消耗”情況,7.5%的APP存在“惡意傳播”情況,5.7%的APP存在“誘騙欺詐”情況,13.3%的APP存在“系統(tǒng)破壞”情況,0.7%的APP存在“遠程控制”情況。
從被下架APP的惡意廣告行為來看:2015年,在植入了廣告平臺的下架APP中,存在“私自獲取用戶位置”情況的APP最多,占比高達87.4%。另外,3.4%的APP存在“私自啟動”的情況,29.1%的APP存在“私自啟動服務”的情況,16.9%的APP存在“私自喚醒手機屏幕”的情況,54.8%的APP存在“私自獲取手機號”的情況,87.4%的APP存在“私自獲取用戶位置”的情況,22.2%的APP存在“私自獲取通訊錄”的情況,39.8%的APP存在“私自獲取IMEI”的情況,31.8%的APP存在“私自獲取安裝軟件”的情況,21.5%的APP存在“私自加載可執(zhí)行文件”的情況,0.8%的APP存在“私自讀取用戶賬戶”的情況。“如果你用360之類手機安全軟件掃描,就會發(fā)現手機總是提示清理后臺進程××個,清理垃圾××,每隔幾分鐘清理一次,都會產生這樣的提示,說明啥?說明有些APP未經許可就在后臺自行啟動了,至于這些程序在后臺干了什么,普通消費者完全不得而知。”對于手機APP的后臺自啟動現象,北京某IT公司技術總監(jiān)賀先生表示無可奈何,“就算你在設置里強制禁止這些APP軟件自啟動,也未必能真正禁止,用戶的流量就這么稀里糊涂地沒了還是小事,關鍵是有些軟件還會收集位置信息和上網習慣,推送惡意廣告之類的東西。”
所謂惡意廣告,就是互聯網上用流氓軟件感染用戶電腦或者手機強制推送的廣告。據了解,惡意廣告是當今犯罪組織首選的計算機劫持技術,受連累的計算機可用來創(chuàng)建強大的僵尸網絡,除了強制推送廣告,還用于身份盜用、企業(yè)間諜或其他邪惡活動。
目前,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中心對存在問題的無良APP予以口頭警告、約談、下架、提交至相關司法部門四種處理方式。約談的APP企業(yè)要認真整改,在限期內提交整改報告并完成整改,完成整改的APP可恢復上架,未提交整改報告或到期仍未達到整改要求的將禁止上架。2015年全年,該中心共約談出現問題APP企業(yè)24家。
詐騙應用竟登付費榜首位
2014年,安卓市場曾經出現一次非常嚴重的詐騙事件:占安卓官方商店GooglePlay收費榜首位的AppVirusShield,竟然是一款詐騙應用!詐騙應用能夠上架GooglePlay,本來就已經很不應該,而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這款詐騙應用居然排到了收費榜第一。
這款詐騙應用自稱是一款能夠保護手機免受病毒惡意軟件侵害的安全應用,并且可以提高手機運行速度,還具備清除廣告等功能。該應用在Play商店標價3.99美元,下載量超過一萬,評價高達4.5分,雄踞Play商店付費榜榜首,1700位用戶給出了評價,有2607位用戶點擊了“推薦”按鈕。
然而,VirusShield應用名不副實。經過外媒AndroidPolice檢測,這款APP的唯一用途就是把自家圖標紅色的“×”變成“√”,示意用戶正受到保護,除此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用途。也就是說,這款APP完全是一個詐騙APP!很不幸,數千用戶已經被騙,該APP的開發(fā)者也在眾多論壇中被禁言。更令人驚訝的是,VirusShield的開發(fā)者還有前科,此前他就曾經嘗試通過十分低劣的游戲應用騙取高額回報。為此,許多消費者對于GooglePlay審核的粗心表示非常擔憂。“很少有人舉報到工信部去,所以12321收到的投訴數量還是有限的,事實上,惡意甚至涉嫌詐騙的APP數量遠遠不止3000多個。”對于工信部公布的無良APP數量,從事網絡信息安全工作多年的福建某信息安全公司北京區(qū)負責人姚先生認為遠遠不夠,“我們能監(jiān)測到的都不止這個數,受騙人數和受騙金額到底有多少,目前還不得而知。”
近日,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顯示,2015年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均呈下降趨勢,其中垃圾短信比2014年減少近半,但惡意程序仍然呈增長趨勢,安卓平臺新增惡意APP1874萬個,3.7億人次手機用戶被感染。手機端詐騙致人均被騙5577元,比PC端高737元,移動端已經成為詐騙犯罪的主要渠道。
在手機詐騙案例中,虛假兼職、虛假中獎、賬號被盜三類詐騙占舉報總量的50.5%。作為智能手機的主要使用群體,15至30歲的受害者人數最多,占到了報案總量的77.4%。男性受害者人數是女性的兩倍多。隨著互聯網的整體活躍性繼續(xù)向移動端轉移,預計未來至少一兩年內,手機端的網絡詐騙的發(fā)案率和人均損失還將持續(xù)增長,并且增速均會高于PC端。
● 提示
惡意APP呈四大特征
2015全年,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累計截獲安卓平臺新增惡意程序樣本1874萬個,監(jiān)測到3.7億人次用戶感染惡意程序,連續(xù)三年猛增。《2015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分析指出,從技術演變上來看,手機惡意程序呈現四大特征:第一,手機惡意程序有多種加密方式,攻擊手段更加隱蔽;第二,利用小眾的簡單編程語言進行制作,增加安全軟件識別的難度;第三,利用第三方社交網站竊取手機用戶個人信息;第四,下半年,利用Root的惡意程序集中爆發(fā)。
從傳播擴散趨勢來看,惡意程序在自身軟件外頻繁彈框、創(chuàng)建大量無關的快捷方式、偽裝系統(tǒng)通知等嚴重影響手機正常使用。其次,利用偽基站發(fā)送積分兌換短信等釣魚類惡意樣本愈演愈烈。敲詐勒索類樣本在一些論壇、貼吧肆虐傳播。另外,色情視頻類應用軟件通過誘人的標題圖片、批量打包、互相安裝推廣等手段,數量龐大。
在“雙11”等網絡購物節(jié)期間,假冒電商支付類的APP應用更是風起云涌,呈快速增長的趨勢。這些“高仿”支付類APP可以在手機后臺攔截短信驗證碼,盜刷銀行卡信息,甚至還有部分APP可以向用戶敲詐錢財。
據了解,有不少用戶被仿冒支付APP欺騙,最高一次受騙的用戶達到600余人,其余大部分為百位以內用戶中招。從月份增長量來看,2015年8-10月相對其他月份有較大的增長,其中9月增加1189個,10月增加1176個。從按天分布量來看,自10月25日起,每天增長數量遠超過往。其中11月4日,單日增長量接近120個,達到頂峰。
專業(yè)人士特別提醒:目前,有一種“勒索扣費”類APP行為十分惡劣,它可以強制手機在支付時鎖屏,并在支付金錢后解鎖。雖然它的占比不高(0.57%),但對部分安全意識欠缺的消費者而言,一旦安裝且觸發(fā)了病毒行為,就只能通過向制造者支付金錢、刷機,或者求助手機修理商來解決處理。
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仿冒支付類的APP軟件,都是通過非正規(guī)下載市場,或者犯罪分子一對一發(fā)送這兩種渠道進行傳播。因此,只要消費者堅持從安全可靠的渠道下載應用,同時在網購期間對陌生人發(fā)來的二維碼不掃描、發(fā)來的應用不安裝、發(fā)來的鏈接不輕易點擊,即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手機被木馬程序攻擊。同時,消費者應及時更新手機安全軟件,以攔截最新手機木馬程序。
“選擇正規(guī)的應用程序市場非常重要,不要到一些不太正規(guī)的APP應用中心去下載,避免下載到含有惡意代碼和程序的APP。”對于惡意APP泛濫的現象,從事APP開發(fā)多年的北京某IT公司負責人李先生提醒消費者,“要到正規(guī)網站,最好是官方的站點去下載,千萬不要圖方便或者便宜。”
(本報記者 胡軍)